Search

#154隻貓的安樂死
#凸顯的是我們沒有我們想像的進步

 海巡署日前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154隻貓的安樂死
#凸顯的是我們沒有我們想像的進步

 海巡署日前查獲新北籍「順發886」漁船,涉嫌走私154隻緬甸貓、英國短貓、俄羅斯短貓等品種來台;船長被逮之後,貓隻依照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,在21號下午執行人道安樂死程序。

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對此解釋,走私貓就算經過檢疫,也可能因為長期疫病的潛伏期,對台灣的寵物、經濟動物造成影響,因此銷毀是不得不的決定。

 該怎麼講呢?

 其實看完兩邊的說法,我覺得能夠輕易說出:「支持走私動物ㄧ律安樂死」或「執行的這麼快有良心嗎?」的人,都是我很欽佩的對象,因為我覺得這個問題並沒有這麼簡單。

 首先我最認同的說法是─「人類不是很聰明嗎?為什麼不用更有智慧的方式解決?」,但問題在於我們真的夠聰明嗎?以及我們有時間嗎?

 我認為,今天會有這麼多人因為貓狗受傷、死去而感到心碎、難過,這是一個社會進步的象徵;縱然我們左手愛著狗,右手殺著雞、牛、羊,本身就有很大的邏輯問題,但我相信的是我們正在進步成「能跟動物和平共處的樣子」,但從這個事件上面來看,很明顯,我們以為的進步其實還不夠,我們還是很落後的人類。

 從動物買賣、動物走私、人道處理,乃至最後的網路評論,其實都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;也就因為還有這等空間,我滿支持透過修法來達到這樣的進步。

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,一定有非常多人喜歡貴賓犬,勝於喜歡台灣土狗;也一定有人喜歡柴犬勝於喜歡小黃狗,當這種喜好很明顯的出現了,我想就算你喊:「領養不棄養」喊破了嘴,購買的行為依舊還是存在。

 當然,我們沒辦法決定一人的喜好;我認為喜好這種事情,也不應該因為輿論、眾議而有所轉變,因為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影響我們喜歡甚麼、討厭甚麼,所以追根究柢能解決的或許還是「我們能怎麼更有人性的處理這件事情」。

 事實上,國際目前會依照1975年開始執行的《華盛頓公約》來處理動物。協議中有寫到會「確保野生動物與植物的國際交易行為不會危害到物種本身的延續」,而本來理想的狀況是

◎如果可以找到來源國:
來源國支付運送費用將動物運回

◎若無法送回:
由入境國妥善收容

 但上述的這個例子主旨在處理瀕危動物;但其實無非不是一個短期內處理所有問題的解方。

 當然,我不是專家,我上面講的這些一定漏洞一大堆。

 但最後我想講的是,會說「規定就是規定」的人。

 你他媽腦袋一定有洞。

 那一群貓並不是在那邊翹二郎腿說:「老娘想去台灣喔~老子要去台灣過好日子喔~」自己上船的,他們是被人強迫帶上船,強迫帶來台灣,然後在被強迫去死的,你他媽真的不要出來「嚇膝嚇擠」。

==以下班表文==

8/23 三立新聞台 16:00 iNews 17:00
8/24 三立新聞台 16:00 iNews 17:00 20:00
8/25 三立新聞台 16:00 iNews 17:00
8/26 三立新聞台 16:00 iNews 17:00
8/27 三立新聞台 16:00 iNews 17:00

#ipromise #striveforgreatness #cat #貓 #安樂死 #蔡英文 #郭書瑤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三立iNews 主播, mod 88.89.90 下午 17:00 17Now新聞 國際節目 《在線國際聊》 Youtube連結↓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channel/UCoC4rhsgcnWtdi3A_1OivJA
View all posts